高股息誘人 多重收益蔚然成風
作者: 記者藍鈞達╱台北報導
中時電子報 – 2012年4月26日 上午5:30
工商時報【記者藍鈞達╱台北報導】
金融海嘯後,景氣循環急遽縮短,與其揣測高低點,不如採取化零為整戰術,一次性佈局多重資產,有效分散單一資產風險,同時可爭取多方收益。舉例來說,在股票投資部位上,「高股息概念」更能抵禦景氣不確定因子,長期報酬也值得期待。以下是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奈爾.納托(Neill Nuttall)專訪紀要。
問:全球景氣復甦步調如何?
答:我們認為復甦方向不變,但波動不減。IMF(國際貨幣基金)發布的最新報告中,不但上調今、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3.5%與4.1%,且看好美國經濟可望持續改善,歐債問題仍未完全根除,但在ECB等多項防火牆措施擴大後,可減輕全球經濟下滑風險。
從VIX指數重新降至20低檔水準,可見市場信心逐步恢復。但預期資金不會快速、大舉回籠股票資產,會先選擇多元收益、股債配置、或信用型債券為介入標的。當前全球仍有許多資產的投資價值,相當有吸引力,包括股息收益率與本益比等指標,都顯示了絕佳的買進機會。
問:投資高股息概念股的優勢何在?
答:全球資金充沛,重押股票當然最有機會獲得較高報酬,但也要承受得起上沖下洗的震盪洗禮,我認為要能安穩渡過市場風浪,最好選擇穩定配發高股息的資產為投資標的,不僅是股票,包括高收益債等信用型債券,或是REITs及可轉債等。因為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公司都屬於營運穩定、獲利良好、且現金流量充足,具備相對較佳的財務體質也較有能力抵禦景氣變化。
舉例來說,2001~2011年歐洲企業的獲利波動度高達38.6%,反觀股利波動度卻僅有5.9%。由此可見,即便企業獲利變動大、但股息配發仍能相對穩定。
除了追求高股息,我更在乎企業所配發的股息是否能維持高成長。根據美林證券以1988~2010年的資料估算,長期持有高股息且高股利成長的股票的總報酬,硬是比高股息股票多出1.7倍,顯示兼具「高配息率」與「成長性」的企業,長期報酬值得期待。